垃圾分類既要細招也要狠招
發(fā)布日期:2019-6-1 15:35:00
垃圾分類倡議已久,實施效果卻始終平平。近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傳來消息,今后,北京學校、醫(yī)院、商業(yè)辦公樓宇、旅游景區(qū)、酒店等將實行垃圾強制分類;黨政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也將納入法規(guī)修訂。“垃圾分類”推不下去,“理念上認同,行動上滯后”是主要原因。事實上,北京推廣垃圾分類并不算晚,早在1993年,北京《城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例》就規(guī)定對城市生活廢棄物“逐步實施分類收集”。世紀之交,北京、上海、廣州等8座城市被設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智能垃圾分類收集房但直到今天,垃圾分類在北京一直未能形成規(guī)模,也沒有成為居民的普遍行動和生活習慣,其中“有倡議缺標準、有試點少管理、靠自發(fā)無懲戒”等問題屢遭詬病。丟垃圾容易,分垃圾則不然。許多人覺得廚余垃圾和瓶子等其它生活垃圾分開太麻煩。而即便居民有意識更文明一些,也常常搞不清楚“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具體標準。此外,在家中按照要求分了類,到了小區(qū)垃圾箱一看,卻是“大肚能容”“來者不拒”;還有人耐心把小區(qū)垃圾桶里廢棄物再度分好,結(jié)果轉(zhuǎn)運時一股腦兒混合著全往車里扔……這樣折騰下來,許多有環(huán)保意識的人,也被消磨得沒了積極性。而快遞包裝的回收、酒店一次性用品的減量以及垃圾費用征收等很多方面有效辦法并不多。垃圾分類是環(huán)保問題,需要人們自覺,但也是一個建章立制問題??v觀垃圾分類實行比較成功的國家,皆是監(jiān)管無處不在、標準事無巨細、懲罰行之有效。對垃圾分類,北京需要好好借鑒他山之石,多出點“細招”“狠招”。無論是源頭強制進行分類,還是明確“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或是建立居民垃圾分類信用賬戶,都在于通過合理懲戒變“惡性循環(huán)”為“良性互動”。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需要進行一場垃圾革命。通過立規(guī)矩等有效引導讓越來越多人正視這一問題,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其中,是改變城市環(huán)境的過程,最終惠及的也是所有人。來源:北京日報 鮑南